2)第九十六章 内海_唐朝工科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招才修出来的,用了好些年。

  广大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“郑国渠”“都江堰”“刊沟”,之所以围绕这些地方,会迅速出现著名的“xx大曲”“xx老窖”,正是因为水利设施使得当地的耕地环境极大改善,土地产出成倍增加,有了余粮,才能酿酒。

  换了这么一个角度,房玄龄突然有种“我老板真特么是天命之子”的感慨。

  这也是正常,毕竟在房玄龄看来,合着前面几百年上千年,就是为了给我老板打基础?

  现如今想在云梦泽看个美景,指望有条身体健康的鳄鱼出来亮个相,几乎是不太可能了。因为某条土狗的缘故,武汉地区进行的“杀龙运动”“打虎运动”,提前让本地区的扬子鳄和华南虎功能性灭绝……

  扬子鳄只能继续朝着长江下游迁徙,才能瑟瑟发抖苟延残喘。至于华南虎,因为栖息地被人类干了个爽,自己也被剥皮拆骨,也只好拖家带口向西南方向流窜。

  “‘甘蔗酒’产量上不封顶。”

  张德一边说,一边摸了一张地图出来,往桌子上一铺。房氏父子以及长孙氏父子,都凑了过来看。

  “这是南海海陆图,这里是雷州,过去就是崖州海岛。能辟田七八十万亩,要是拿来种甘蔗,一地抵得上江东十几个县。”

  “如此说来,这流放之地,倒是不是一无是处。”

  “这赤道标注之处,莫非就是赤道岛?”

  “对。”

  张德点点头,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长孙无忌,这老家伙还真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,对学问的接受能力远比京城那帮学士强,连曹宪这个不怎么爱捧人的,也说长孙无忌是天生“聪敏”。

  当然了,曹老爷子也是骚,偷偷地跟老张加了一句:就是老了。

  “南海之南居然环岛遍布?如此看来,南海也不甚广大,竟是个内海。”

  “……”

  老张虎躯一震,被房玄龄的一句话“shock”到了。虽说已经到了自称“老夫”的年纪,可老张跟贞观朝的主流思维,还是不合拍。

  他还是没办法做到理所当然地像房玄龄这样,“我看到了,就是我的”这种心态。

  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”这种意识形态虽说一直贯穿到老张非法穿越之前的时代,但非法穿越之前,老张所出的普遍价值,终究不可能说跟房玄龄这样嚣张霸气。

  这是“阿妹你看”也不曾做到的狂霸酷拽。

  然而房玄龄他看了一眼地图,一看南海,就得出了它是“内海”的结论,因为在房玄龄眼中,这些能被看到的岛屿,自然就是陆地,有陆地,那就说明是唐朝的。

  内海,没毛病。

  “看老夫作甚?”

  房玄龄见张德愣神看他,指了指地图,“你的意思是要在儋州崖州开辟种植园?”

  “双管齐下吧。”

  张德直起身,想了想道,“如岭南诸地,也是能种甘蔗的,只是岭南山区,虽说雨季漫长,然而丘陵丛生之地,也是蓄水困难。横竖也要让冯氏拿点气力出来。”

  “你的意思是,让冯氏、冼氏修坝蓄水?”

  琢磨出张德的意思来,房玄龄倒是觉得这是正确的道理,“甘蔗酒”的份额,一定会在某个时间线达到上限,而市场现在虽大,但谁也不会嫌弃自己的利润少。冯氏、冼氏为了增加甘蔗种植,且不侵占粮食耕地,就必须进一步开发广州周围的山区。

  水利工程是相当吃资金吃劳动力吃时间成本的,冯氏、冼氏即便三五年工程开发成功,这三五年,也足够武汉上下吃的满嘴流油。

  “老夫亲自上疏。”

  一瞬间,房玄龄还想到给自己赚点名声,将来冯氏、冼氏“奉旨”修建水利工程,最少三成功劳要扔到他头上。

  而整个过程中,也不过是“房相”体恤岭南百姓疾苦,然后上疏天听…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iuxi8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